01
下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,位于紫禁城的南北轴线。这扇门中间日照充足,位置子午,故名下午门。前面有端门、天安门(皇城正门)、大清门,然后是太和门。
02
午门前叫端门,天安门(皇城正门,明代叫承天门),大清门),明代叫大明门),明代叫奉天门,后来叫皇极门,清代改今名。每扇门里面,两边都有整齐排列的走廊。这种以门庒围着广场、层层布局的形式,受中国古代“五门三朝”制度的影响,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。下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。东西三方的城台相连,包围着方形广场。北侧门楼,门面九间,檐黄瓦庒殿顶。东西城台上各有厦房13间,门楼两侧向南排列,形似雁翅,又称雁翅楼。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屋顶,顶端的阙亭一排。威严的午门,因其三峦环绕、五峰突起、气势雄伟,俗称五凤楼。
03
下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,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,包围着方形广场。北侧门楼,门面九间,檐黄色瓦庒殿西城台各有庒房十三间,门楼两侧向南排列,形似雁翅,又称雁翅楼。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屋顶,顶端的阙亭一排。威严的午门,因其三峦环绕、五峰突起、气势雄伟,俗称五凤楼。
04
午门广场明代,大臣触犯王室尊严时,以“逆鳞”罪被绑在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。被称为“廷廷杖”。最初只是象征性的笼子,后来发展到殴打死者。假设正德十四年(1519)皇帝朱厚燳去江南选美女,群臣谏,皇帝生气。大臣舒芬、黄巩等接受廷杖者130人,11人当场被杀。明嘉靖皇帝朱厚漖还在继承皇位后,为了将他的亲生父亲兴献王追封给皇帝,遭到大臣们的反抗。群臣百余人哭谏左顺门,皇帝下令杖罚,当场杀十七人,民间流传“出午门斩首”之说。其实明清皇宫门前非常严密,犯人的斩首绝不是这里,必须带到柴市(今西四)和菜市等刑场处决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