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问题,主要表现为月经期、量、色、质异常,临床症状为月经周期和经量紊乱。中医疗法每月进行按摩,针灸多结合具体辩证进行治疗。接下来看看按摩哪个部位调整月经。
调理月经特效穴按摩
关元穴
关口系小肠募捐孔,是补肾补气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首选孔道,也是妇产科疾病的常用特效漏洞。
)腧穴)下腹部,脐中下3寸,前正中线上。
手法:手掌贴穴位,顺时针按压推拿,每次10分钟,直至发热程度。
子宫穴
本穴位位于小腹部,是细胞宫所在的地方。该穴具有良好的活血调经、理气止痛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盆腔炎等。
)腧穴位置)下腹部、脐中下4寸,前正中线旁3寸。
按摩方法:食指中指对准,穴位按摩,每次5分钟,直至力度适中,发热度为止。
血海穴
本穴为太阴脾经脚穴,是脾经所生血聚集处,具有活血化瘀、补血养血、导血归经之功,月经不调者常可按摩调理此穴。
)腧穴)股前区、髌底内侧端2寸,股内侧肌隆起部。
按摩方法:膝关节弯曲,拇指用力按压穴位,双手可同时按压双脚穴位每日一次,每次5分钟。
腹部按摩法调理月经
气海、关元、中极等穴稍揉,每穴约1分钟,得气度,然后按摩法顺时针揉小腹,时间约6-8分钟。
气海(位于下腹部正中线上,肚脐下1.5寸处。
关口: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3寸。
中极:下腹部、前正中线上、脐中下4寸。
腰背部按摩法调理月经
揉脾俞、肝俞、肾俞等穴,每穴约1分钟,得气为度。
肝脏(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,横开1.5英寸。
兮)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横开1.5英寸。
肾允:腰第二腰椎棘突下,横开1.5英寸。
下肢按摩法调理月经
用拇指揉搓三阴交、太溪、太冲等穴,每穴约1分钟,以酸为限。
三阴交(4指并置,小指靠脚内踝尖,位于食指上缘平行线与胫骨后缘交点。
太溪: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。
太冲(抬起脚掌第一、第二脚尖之间,感觉凹陷的地方。
评论